编者按:9月13日,学校在紫云路校区徽风楼二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教师表彰大会暨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会议表彰了我校2024年度师德标兵3名、优秀教师30名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7名。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励老师们凝心聚力、勇立潮头,展现立德树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本网刊登他们的优秀事迹,以期鼓舞大家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传承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书写育人新篇章。
刘艳,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学院教学督导员。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教研项目8项,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房地产市场调研、专项领域发展规划编制、各种技术咨询服务等项目50余项。
不忘初心、教书育人
2005年至今,刘艳老师在港澳宝奥苹果手机已任教19载。19年来,她始终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倾注一腔热情,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引导者”。自任教第一天开始,刘老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讲好每一节课,用心培育每一个莘莘学子,做好学生专业学习的“领路人”。在课堂上,她擅长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讲授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不拘泥于教材与形式,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分享专业相关的热点案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次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同学们一致认为刘老师的专业水平高、教学组织能力强、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好。近5年,刘教师的学评教一直在学院名列前茅,本科教学质量年度考核连续5次优秀。
为人师表,弘扬师德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处处为学生着想。作为2017级工程造价和2022级工程管理的专业导师,刘艳老师兢兢业业履行导师职责,在思想引领、专业学习、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发挥精准指导作用,助力学生充分、多元、自由发展,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倾情助力学生实现梦想,做一名引领学生成长的育人者,诠释了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
通过常态化开展座谈会,与学生交流各类专业问题,解决学生困惑,正确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规划,启发学生准确评估自己的目标与现状的差距,从而积蓄职业经验和资源,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帮助考研的学生提前确定方向,复习备考,积极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同行,培养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潜心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式科研的动力。为更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刘艳老师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融合到教学中,将科研工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前沿知识。同时,围绕具体的教学开展科研活动,使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的关系,实现科研成果的全方位渗透,真正做到教研一体、学研相济。
近年来,刘老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省级课题10余项;承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滁州市住建局、合肥市建设局等主管部门委托的专项领域发展规划编制和全省近40个市县房地产市场调研工作,形成“一市/县报告”,并被采纳实施;积极为国家电网、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晟元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 EI、北大核心收录。
在《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选取安徽省水泥设计研究院参与的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撰写案例论文,“五通泽天下、带路惠世界:中国承包企业国际化发展与实践”立项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在《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中,选用安徽省交控集团的EPC项目作为案例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有针对性地选取产学研合作的案例作为课题背景,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可行性分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价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2022年以来,刘艳老师担任经管学院的教学督导员,开展随堂听课巡课、课堂教学管理、课程资料完善等工作,就同行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学资料准备、课堂秩序维护、实验室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记录,并结合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任课教师积极沟通、与学生深入交流,商讨改进的方式方法,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学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督导检查,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教育者担当着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格的重任。要做到这些,不光需要在学业上用心培养,更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信仰和品德化作镜子,做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参照物和垫脚石。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从未停下脚步,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与担当将激励着她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奉献。(作者:经管学院;一审:孙文 二审:帅英 三审:陈国中)
编辑:李欣;二审:葛建化;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