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踔厉奋发新青年 美丽徽州新画卷——土木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发布时间: 2023-08-04 浏览次数: 286 |
本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大学生“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奠定青年基础。近日,土木学院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踔厉奋发新青年,美丽徽州新画卷”为主题,深入皖南乡村,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赓续青春热血情 共赴美丽乡村路 7月上旬,学院举行了2023年“万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学院领导、团队指导教师、辅导员代表以及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代表参加仪式。
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智鑫、院长吴德义表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同学们要将个人才能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实实在在了解乡土乡情,在实践中践行责任和使命。各分队指导教师介绍了实践活动的各项安排、工作内容及纪律要求。马智鑫强调同学们要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对接:一要讲政治、一切行动听指挥,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圆满完成实践任务;二要展形象、保持良好精神风貌,在调研走访过程中,时刻注意精神风貌与素养,秉承“进德 弘毅 博学 善建”的校训精神,树立安建大学子阳光形象;三要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本次三下乡机会,发挥专业优势,勤学善思,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提升自我。 本次实践活动共组建了金寨县危房鉴定实践团队、徽州桥梁遗产调研与保护实践团队、皖南山区生命线桥梁风险快速评估实践团队、“入刻徽州”砖雕技艺调研实践团队、城市生命线桥梁安全“轻量化”评估实践团队、中国文化与建筑传承与创新调研实践团队等6支队伍。通过党史学习、研讨交流、实地走访红色教育基地、调研评估皖南山区古桥梁现状、深挖砖雕技艺、研学宣州地区文化与建筑等形式,引导土木青年在实践中当中增长才干,在广阔大地上实现个人价值。 忆取皖南英雄血 争做当代“映山红” 为引导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三下乡”期间,学院依托革命老区泾县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中国文化与建筑传承与创新调研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新四军军部旧址,瞻仰革命遗迹、接受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通过对革命历史的参观学习,团队师生进一步坚定了爱国理想信念、发扬新四军精神、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榜样引领成长路 专业赋能助振兴 为充分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建设情况,中国文化与建筑传承与创新调研实践团队前往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流学习。座谈会上,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984级建房专业校友俞金龙和2003级土木专业校友杜都帆交流了当地城乡建设发展的经验与收获,介绍了基层住建系统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感悟与体会。在研讨环节,俞金龙勉励青年学子发扬建大人“老黄牛”的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培养个人能力、做好职业规划,踏实肯干、主动奉献。 为帮助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金寨县危房鉴定实践团队赴当地潭湾社区、红村社区和青山社区开展了危房鉴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通过实地勘察、记录和分析,评估了建筑结构、墙体状况、地基等方面的问题,为当地危房检测和改造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团队成员还向当地居民详细介绍了危房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居民提高安全意识。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对金寨县农村居住环境深入观察和调研,锻炼了专业能力,夯实了专业知识,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有了新的理解。 青砖黛瓦马头墙 入刻徽州扬砖雕 为探究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深挖砖雕市场与传承的实况,中国文化与建筑传承与创新调研实践团队和“入刻徽州”砖雕技艺调研实践团队分别在泾县和池州市两地,开展实地调研。 马智鑫带队前往泾县著名的安徽美术家村“查济”,实地考察宣州地区的桥梁、祠堂、民居等古代建筑。通过研学,学生们了解到查济的村镇布局、村民生活、建筑结构、建筑用料、建筑风格等方面特征,切身体会徽派建筑将青砖黛瓦融入山水间的独特匠艺和皖南文化的韵味与典型特征。在古村落黄田村,同学们参观了以“洋船屋”为代表的有着较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古民居建筑群,实地感受与触摸古代哲学思想和建筑美学结晶。团队还调研了皖南地区独特的宗族文化,所有成员各自结合专业知识和实地走访情况,完成个人调研报告。 周宇带队寻访了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和建材市场,调研徽州砖雕在池州历史建筑中的装饰应用、深挖徽州砖雕技艺的传承命脉,在实践中深度了解徽州砖雕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实践团队不仅在寻访中发现徽州砖瓦材料在当地使用较少,认识到徽州砖雕销售市场存在一定滞待性和局限性,也跟随其他桥梁队伍考察了通济桥、杏花村大桥等遗产古桥,了解到徽州砖雕的传统制作技艺如何与桥梁设计相结合及应用。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实践团队对徽州砖雕在徽州周边城市的应用与传播展开科学调研分析,也对徽州砖雕文化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古桥横卧长虹间 徽州文化永传承 为调研徽州地区古桥现状,徽州桥梁遗产调研与保护实践团队、皖南山区生命线桥梁风险快速评估实践团队、城市生命线桥梁安全“轻量化”评估实践团队赴池州市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师生一同逆溪而上、转山寻桥,触摸古桥的历史余温,共完成了8座遗产古桥的实地勘察,获取了桥梁的结构特点、规模以及所在环境等信息,获取了不同桥梁在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抗震性等数据,为“轻量化”安全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践数据。在指导老师专业讲解及引导式实践教学中,团队总结了古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初步调研发现古桥主要灾变诱因有拱上填料渗水腐蚀、拱脚冲刷基础掏空、植被生物侵蚀砂浆、拱脚料石强度不足、现代管线施工损痕等。针对这些问题,团队结合既有遗产桥梁保护方法,提出了古桥保护新建议、新途径,为徽州古桥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各团队成员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对乡村振兴的全新理解和对自己专业肩负责任的重新认识;是建大土木人所承担的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使命与自豪,是“厚土承德 菁木兴华”院训精神的具体落实。面向实际、深入实践、知行合一,土木青年以脚步丈量徽州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专业知识和青年智慧推动乡村振兴,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文/图: 马智鑫 王月竹 曹星宇 丰莹 魏婧妍 方博洋 李一凡 阮从严 李菁菁;审核:王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