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一院一品】建规学院——“知星研途 领航成长”研究生品牌创建工作
作者: 唐劲松       发布日期: 2025-01-16       浏览次数: 23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三全育人”工作水平和质量,充分挖掘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和资源禀赋,2024年,研究生工作部在全校开展了研究生“一院一品”活动,旨在总结凝练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活动品牌。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三全育人”工作水平和质量,有效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品牌化建设,建筑与规划学院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一院一品”创建活动方案》,按照朋辈激励、导师指导和支部引领三个层面,举办“知星研途 领航成长”系列活动,强化研究生思想教育,指导研究生成长,丰富研究生生活。202410月至2025年元月,系列活动蓬勃开展。

 “研星话研途”主题沙龙,研究生之星讲述成长故事

20241225日,“研星话研途”主题沙龙在徽韵楼智慧教室举行。主题沙龙充分发挥研究生榜样的示范力量,学科竞赛之星、科研学术之星、研子生活之星、实习实践之星分别讲述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果,分享成功经验,为广大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经验交流。

邱雨尧同学带来“祁门城市更新策规一体及建筑设计国际竞赛”的分享,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国际竞赛舞台背后的艰辛与荣耀,激发了大家参与高水平学术竞赛的热情与决心。施睿同学聚焦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详细讲解会议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成稿发表的全过程,为同学们的学术论文发表之路提供了实用指南。黄润宇同学以自身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为蓝本,分享平衡学业、科研与生活的方法,为大家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借鉴。丁欣同学带来设计院工作经历与求职经验分享,为将来步入职场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助力大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

研星话研途”主题沙龙,通过优秀研究生的榜样引领,促进了学院内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有效增强了研究生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进一步推动学院朝着打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教育管理品牌迈进。

 “导师领科研”专家漫谈,导师指导提升科研工作新质生产力

2025110日,为引导同学们明确研究方向,建规学院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副教授陈萨如拉,围绕“做科研会做科研、做好科研”主题与研究生开展交流探讨

陈萨如拉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零碳建筑节能降碳研究”与同学们“拉起了家常”,围绕“心态、时间、方法”,与同学们讨论如何调整心态,以最佳状态、合适方法、充分利用时间进行科研工作。陈萨如拉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她认为,研究生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科研、学业任务等常常让同学们倍感压力。良好的心态犹如一盏明灯,能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困境中给予坚持的力量。心态积极的同学,更能以从容的姿态应对挫折,将困难视为成长的机遇,从而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合理规划时间能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有的同学则觉得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攻克学术难题的关键。

 “导师领科研”专家漫谈,为同学们开展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大家交流科研心得提供了沟通平台,有助于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科研中,提升科学研究的新质生产力,在研究生生涯中书写出绚丽篇章。

 “支部引成长”主题党日,切实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实地见证以“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倡导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于20241013日组织前往肥西县紫蓬镇,共同开展“绿行城乡,治启未来”主题骑行活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骑行参观过程中,党员们通过沿途所见所闻,切实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

20241014日,组织党员前往“合肥文化名片 城市会客厅”的津门水街参观学习。“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健全学生实习实践制度。”通过参观津门水街,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同学们深入理解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创新、文化保护的理解,也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将这两者紧密结合,努力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一院一品”创建活动,通过优秀研究生的榜样示范、研究生导师的科学指导、研究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促进了学院内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有效增强了研究生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活动,助力研究生培育爱党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讨学术科技前沿、砥砺奋斗使命、涵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质效。(作者:汪强 王正 王昊禾;一审:王昊禾;二审;吴梦东;三审:唐劲松)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港澳宝奥苹果手机建筑与规划学院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